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水利系统把扶贫和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的.大政治、.大任务、.大责任和“..工程”。投资7.98亿元建设130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新增水处理设备86套,用UPVC管替代8044公里PE管,新增管网长度214公里,改建冻结管87公里,新建供水和储水箱167个。新增供水2.7万户,新安装更换智能水表10.25万台,形成了大规模、网络化的供水保障体系。农村饮水安全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全面胜利。
虽然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水源保障能力不足。据统计,全市已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161个,其中水库供水工程7个,地表水工程73个,地下水工程81个。地表水主要取自渠道水和池塘水,水源调节和储存能力不足,遇暴雨洪水时供水浊度超标。大多数地下水取自河流附近的大井。近年来,地下水位持续下降,极端干旱和耗水高峰期容易发生缺水。二是老项目运营不好。一些老项目和村办项目竣工年限长,管道标准低,运行效率低。主要分支管道大多铺设在农村公路的路肩上。道路加宽硬化后,供水管道放置在道路中,造成管道破裂,难以发现和维护。三是供水信息化水平不高。供水工程自动化控制在已建成的工程中已普遍实现,但供水管网缺乏自动化监控设备,没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信息网络。全市45万农民中,只有15万多安装了智能水表,大面积仍在使用机械水表,水费收缴难以精细化管理。第四,经营管理的缺点明显。由于我市财政拮据,难以实行公益性“两费制”,自收自支人员工资普遍偏低,水费收入只能保障人员经费。基层管理者受薪酬、专业水平、知识结构、人员能力和素质等客观因素制约,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,尤其是县级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专业技术力量薄弱,运营管理团队实力有待不断提升。
针对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,市水务局组织完成了平凉市“十四五”期间农村供水保障规划,提出了“巩固和扩大扶贫和农村振兴成果,努力实现农村供水水源保障稳定、供水工程规模化、水质检测常态化、运行控制自动化, 管理服务质量,水源保护标准化,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均等化”。 计划新建、改建、扩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77个,安装净化设施设备37个,消毒设备48个,完成管网9156.6公里,安装水厂进出水计量装置2717个,家庭水表19.85万个,建设水质实验室24个,完成自动监测系统70个。